让我们简略谈谈五行的概念,不深入细节,理解与否全凭个人悟性。在易学入门阶段,学者通常会接触到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、河图洛书等基础理论。然而,这些教材在介绍五行时往往仅做表面阐述,比如简单地将金对应为金属,木关联于花草树木,金克木解释为铁器能砍断树木等,至于为何东方属木、南方属火等深层次的划分依据,则往往语焉不详。
易学界普遍沿袭这样的教学模式,一代代传下来,学者们并未深究其合理性,只是依循书本或师父的传授进行学习,并在授徒时延续同样的教法。有时,我们会看到某些知名易学大师在讲解天干地支时,也只是罗列出十个天干、十二个地支的名称,简单提及五行划分后便转入下一主题,缺乏深入剖析。
关于五行的某些深层知识,由于种种原因,这里不便展开详述。读者朋友们可视此为故事,能理解则好,不能理解也无妨。在此仅稍作提示:
在立春这一特定时刻,木星运行至东方的瞬间,即标志着“立春”的开始。此后,木星主导东方气场长达72天,一天不多一天不少,其间对地球产生“生长”之气场或磁场影响。接着,木星移至中央,影响18天后,进入立夏时节,此时火星接管南方,同样当令72天。之后木星再次回归中央,影响18天,立秋到来,金星到达西方,主导72天。立冬时,土星短暂影响18天后,水星占据北方,持续72天的影响力。
在木星当令期间,木气最强,而土气相对较弱。这种强弱关系是相对而言的。至于五行之间更深层次的相互作用和影响,此处不再赘述。
发布:61766256
上一条:探讨改运之源 | 下一条:中医与易经之间的联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