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>首页>狐常道>吴兢:一位历史学家与政治家的忠诚与担当
吴兢:一位历史学家与政治家的忠诚与担当
时间:2024-05-08 16:45:24

吴兢(公元670年—公元749年),字号不详,汴州浚仪(今河南开封)人,唐朝时期大臣,著名史学家。

学术启蒙与仕途

吴兢自小聪颖悟,好学,深受家学熏陶,早年即有志于史学。在武周时期,魏元忠、朱敬则为相的长安年间,因“有史才”被二人举荐入史馆,修国史,后迁右拾遗内供奉。

唐中宗李显时,吴兢改任右补阙,累迁起居郎,水部郎中。吴兢为人耿直,敢于犯颜直谏,武则天去世后,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,武三思、韦后、安乐公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,阴谋之事连接不断。一时朝中人人自危,气氛恐怖。吴兢不计个人安危,毅然上表中宗,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说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谋,是一场阴谋。

吴兢劝谏李显珍惜与相王“亲莫加焉”的兄弟之情,“若信任邪佞,委之于法,必伤陛下之恩,失天下之望”。如果相王被诬治罪,那么李显本人也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。由于吴兢和御史中丞萧至忠的进谏,终于使李旦平安无事。数年后,李旦继位,是为唐睿宗。

唐玄宗李隆基时,吴兢为谏议大夫,修文馆学士,卫尉少卿兼修国史,太子左庶子,也曾任台、洪、饶、蕲等州刺史,加银青光禄大夫,迁相州,封长垣县子,后改邺郡太守,回京又任恒王傅。

李隆基即位之初,“收还权纲,锐于决事”,群臣面对唐玄宗不敢大胆进谏。吴兢上疏劝李隆基对进谏者有所区别,改变赏簿罚重的做法,如进谏者“所言是”,则“有益于国”;即使“所言非”,也“无累于朝”。

当时在选用官员时,李隆基常绕开吏部而在禁中做出决定。吴兢上奏反对,认为朝廷各个部门应各司其职,选官事必须由吏部主之,并强调要按既定法规行事,皇帝也不能例外,任意改变制度。

修史之路

吴兢撰写的《则天实录》,曾谈到宋璟逼迫张说,让他为魏元忠作证一事。魏元忠被人诬陷曾说过“小人在君侧!”,引起权臣张易之、张昌宗的猜忌、攻讦。张说一开始畏于张氏权威,证言不利于魏元忠。宋璟伸张正义,张说不得已才还了魏元忠的清白。

后来,张说看到了这段记录,便拐弯抹角地说“刘知几与吴兢等同修《则天实录》,实在是太不帮助人了!”吴兢便答道:“这是我写的,这段史文的史实和草稿都还在,您不应该错怪死去的人(当时刘知几已去世)。”其后,张说又私下请求吴兢改几个字,吴兢却始终不答应,说:“如果顺从您的请求,那么这部史书的笔法就不能算是正直的了,怎么能让后世人相信呢!”

吴兢居史馆任职三十余年,以叙事简练、奋笔直书见称。曾认为梁、陈、齐、周、隋五代史繁杂;乃别撰《梁史》《齐史》《陈史》各十卷、《隋史》二十卷。吴兢去世后,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之《唐史》八十余卷,世称“良史”。吴兢还曾从事官府藏书的整理、国家书目的编制工作,开元年间,李隆基诏马怀素领校图书,马怀素遂奏用元行冲、齐翰、吴兢、韦述等二十六人同在秘阁详录书籍。

唐玄宗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,马怀素、吴兢等人共同编成国家图书总目《群书四部录》二百卷,由元行冲奏上。后来,吴兢虽然年老气衰,还是希望担任史职,但行步伛偻,李林甫认为吴兢已年老不堪,遂不予任用。

唐玄宗天宝八年(公元749年),吴兢在家中去世,终年八十多岁。吴兢家中收藏图书甚富,编撰有《吴氏西斋书目》一卷,著录图书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八卷,该书目影响颇大。所藏之书在他去世前后,均赠送给了外孙蒋乂。

吴兢编著有《乐府古体要解》《唐春秋》《唐书备阙记》《太宗勋史》《睿宗实录》《中宗实录》《贞观政要》《则天实录》《唐高宗实录》等,然仅有《贞观政要》流传于今。

唐宪宗李纯、唐文宗李昂、唐宣宗李忱这些晚唐时稍有作为的君主,他们都注重研习《贞观政要》,从中汲取施政经验。《贞观政要》在国外也很有影响。约在九世纪前后,这部书就传到了日本,立即引起日本统治阶级的注意。日本德川幕府在1615年颁布的《禁中并公家法度》十七条中,第一条就规定天子必读《贞观政要》,以“明古道”。

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
吴兢的一生,是学者的求真与政治家的结合。他的《贞观政要》不仅展示了唐史,更体现了他作为史学家的担当。他的正直,展现了官员的风骨,对忠诚,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追求真、勇于。在权力面前坚持,用笔记录,吴兢证明了史学家的力量。他的生,是唐代政治史学的光辉篇章,是勇气与忠诚的传奇。


发布:冰释雨
下一条:支遁:从清谈名士到佛教大家的悟道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