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>首页>找乐子>能笑三天的古代笑话
能笑三天的古代笑话
时间:2023-10-09 08:58:08

        素与白剧谈,因曰:“今有一深坑,可有数百尺。公入其中,若为得出。”白曰:“入中不须余物,唯用一针即出。”素曰:“用针何为?”答曰:“针头中令水饱坑,拍浮而出。”素曰:“头中何处有尔许水。”白曰:“若无尔许水,何因肯入尔许坑。”

《太平广记》

杨素和侯白闲聊,杨素问:“现在有一个深坑,大约几百尺深,你跳进深坑能有办法上来吗?”

侯白说:“我跳进这个深坑里,不需要别的东西,只要有一根针就能出来。”

杨素问:“用针干什么?”

侯白说:“用针把脑袋里的水放出来,水将坑灌满后我就能爬上来了。”

杨素问:“你脑袋里哪来的这么多水?”

侯白答道:“如果我脑袋里没进那么多的水,怎么能敢往深坑里跳呢?”(这个笑话就是脑子进水的来历)


        一人延馆宾供膳饮酒,馆宾好饮不歇,内人教侍者斜侧执瓶,喻以酒尽之意,彼当自歇。宾犹不悟,内人从内呼曰:快休请此先生,瓶侧尚且不识。”《解愠编》

        一个教书先生被请去做家教,先生嗜酒如命喝个不停,东家让仆人斜着酒瓶子倒酒,意思是告诉先生没酒了,但是先生却装作没看见。东家在里屋说道:“赶快把这个先生辞了,他连瓶侧(平仄)都不认识。”

        在唐宋会不会写诗即决定能不能做官。儿童受教育的第一项就是熟读韵书认识每个字的平仄。


        新官赴任,问吏胥曰:做官事体当如何?”吏曰:一年要清,二年半清,三年便混。”官叹曰:“教我如何熬得到第三年?”《解愠编》

        这个笑话放在当今也不过时。


        苏东坡与佛印聊天,东坡曰:古人常以僧对鸟,如云: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又云:时闻啄木鸟,疑是叩门僧’。”佛印曰:今老僧与相公对,相公即鸟也。”《解愠编》

这是嘲弄别人被反杀的经典事例。


        元帝皇子生,普赐群臣,殷洪乔谢曰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而猥颁厚赉。”帝笑曰:“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?”《世说新语》

        晋元帝司马睿的皇子出生,赏赐群臣。殷羡谢赏道:“皇子诞生,普天同庆。臣对您生儿子这件事没有半点功劳,却也接受赏赐实在是惭愧啊。”司马睿笑着说:“这事儿怎么可能让你也参与其中有功劳?”有的人在某些场合看似八面玲珑阿谀奉承其实根本不会说话。


        唐魏博节度使韩简,性粗质,每对文士,不晓其说,心常耻之。乃召一文士讲《论语》,至《为政》篇,喜谓客曰:“近方知古人禀质瘦弱,年至三十方能行立。”《北梦琐言》

        唐朝魏博(今河北一带)节度使韩简不学无术,在文人面前听不懂他们说什么,内心经常感到自卑,于是请个文人给他讲《论语》,讲到《为政》篇后他笑着对客人卖弄说:“我最近才知道古人体质瘦弱,活到三十岁才能站立走路。”当今的各级官员不学无术者多如牛毛,也是经常说出雷人的话语,制定出愚蠢的政策,如果韩简活到现在也是自叹不如。


        吴蠢子年三十,倚父为生。父年五十矣,遇星家推父寿,当八十,子当六十二,蠢子泣曰:“我父寿止八十,我到六十以后,那二年靠谁养活?”《稗史》啃老一族的祖师爷。


        某生素善琴,尝谓世无知音,抑抑不乐。一日无事,抚琴消遣,忽闻隔邻,有叹息声,大喜,以为知音在是,款扉叩之,邻媪曰:“无他,亡儿存日,以弹絮为业,今客鼓此,酷类其音,闻之,不觉悲从中耳。”《笑林广记》

        某人喜欢弹琴,经常感叹这世上没有能听懂他音乐的人,因此郁郁不乐。一天他闲着没事弹琴,自娱自乐,忽然听见隔壁邻居有叹息声。他以为是知音到了,轻轻敲门寻视,一个老妇人说:“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儿子活着的时候是弹棉花的,今天听您弹琴很像弹棉花的声音,我听了就想到了儿子,不觉就有了悲叹之声。”


        诸葛恪字元逊,瑾之长子也。恪父瑾面长似驴。一日,孙权大会群臣,使人牵一驴入,长检其面,题曰:诸葛子瑜。恪跪曰:“乞请笔益两字。”因听与笔。恪续其下曰:“之驴”。举坐欢笑。乃以驴赐恪。《三国志》

        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,被写进了史书。名著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也引用了这个故事:恪字元逊,身长七尺,极聪明,善应对。权甚爱之。年六岁时,值东吴筵会,恪随父在座。权见诸葛瑾面长,乃令人牵一驴来,用粉笔书其面曰:“诸葛子瑜”。众皆大笑。恪趋至前,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曰:“诸葛子瑜之驴”。满座之人,无不惊讶。权大喜,遂将驴赐之。


        《三国演义》虽然是夸诸葛恪“极聪明,善应对”。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,换一种方法或方式,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。但是在清代毛宗岗父子批改《三国演义》(既是我们现在所见的《三国演义》120回版)的时候加了一句神批注:“又添得二字,驴面之长可知。”

        清代科考,以《事父母》为题。某生承题写道:“夫父母者,何物也?”考官评语:“父,阳物也;母,阴物也。阴阳不合,乃生此怪物也。”

        翁得美妇,旦旦而伐之,终病不起。遍寻良医,医曰:“骨髓已尽,仅脑髓矣。”翁大喜,问曰:“脑髓可战几回?”

        这个再翻译就没笑点了,只能自己细细领悟。


        谣言版:子见南子,子路不说。孔子矢之曰:“予所否者,天厌之!天厌之!”《论语·雍也》

        实捶版:灵公夫人有南子者,使人谓孔子曰:“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,必见寡小君。寡小君愿见。”孔子辞谢,不得已而见之。夫人在絺帷中。孔子入门,北面稽首。夫人自帷中再拜,环佩玉声璆然。孔子曰:“吾乡为弗见,见之礼答焉。”子路不说。孔子矢之曰:“予所不者,天厌之!天厌之!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
        官媒评论南子:简言之,美而淫。


        现代版:南子听说有八块腹肌的孔子来到了卫国,就想见见这个网红健身私教,孔子早就听说南子的淫名,心里早就想见一见,但是在众多学生面前也得装一本正经,推辞不见。南子再请,孔子装作迫不得已的样子去见南子。(此处省略一万字)孔子出来后学生子路一脸的不高兴,孔子急忙发誓说:“我要是跟南子那个了就天打五雷轰,天打五雷轰……”

        孔子见南子有没有那个至今仍是个迷。


发布:61766256
上一条:吃亏是福 下一条:10则古代笑话 有理有趣有深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