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>首页>华夏风>5则有趣的历史小故事,受益匪浅!
5则有趣的历史小故事,受益匪浅!
时间:2023-10-09 15:00:43

        韩非子在《说难》中载:郑武公想讨伐胡国,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,同时不再防范郑国。然后问群臣:“我想用兵,哪个国家可以讨伐?”
       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:“胡国可以讨伐。”武公发怒而杀了他,说:“胡国是兄弟国家,你说讨伐它,是何道理?”胡国君主听说了,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,于是不再防备郑国。郑国偷袭了胡国,攻占了它。
        宋国有个富人,下雨把墙淋塌了,他儿子说:“不修的话,必将有盗贼来偷。”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。到了晚上,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。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明,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。
        关其思和这位老人的话都很在理,而重者被杀,轻者被怀疑。其实,不是了解情况困难,而处理已经了解的情况更加困难。

        曹操死后不久,他儿子曹丕称帝,孙权立马向曹丕拱手称臣。曹丕派使者到东吴,使者自以为是朝廷的天使,仰着脑袋坐在车上,对迎接他的东吴群臣视而不见。
        东吴长史张昭走近他,轻声说:“您以为我们江南连一把杀人的刀都没有吗?”于是,使者飞快地从车上翻身下来。其实,曹丕的使者并不糊涂,回去的路上他便对随从们说:“东吴的将相都这个样儿,怎会称臣啊?!”可想而知,曹丕更加不糊涂。没多久,他再派使者,向东吴索取起一长串的贡品来。
        曹丕的用意很明显:你孙权不是称臣了吗?那就得有个做臣子的样子。吴王孙权自我安慰道:“曹丕要的全是一些珍玩,足见其人档次实在不高,跟这种人能讲什么道理呢?”照单全付!
        其实孙权很清楚,曹丕虽然跟自己定了盟约,但随时都有翻脸的可能。所以,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讨好曹丕,因为人家强大啊!

        前秦的皇帝苻生在位期间,长安周边地区虎狼成群,大白天横卧路上,行人不能走路。奇怪的是,猛兽夜里闯入民居,不吃牲畜却专门吃人,苻生即位一年,野兽吃了七百余人,百姓不敢下田耕作,纷纷跑入城邑。
        百官奏请苻生派兵剿杀猛兽,苻生说:“野兽饿了就要吃人,吃饱了不就没事了吗?这有什么好担心的。”还说:“这是老天爷派遣猛兽帮我来惩罚刁民,死者都是罪有应得,只要不犯罪,何必怨天尤人!”群臣被苻生的话雷得哑口无言。六年后,苻坚发动政变,皇帝苻生被俘,在狱中被灌酒勒杀,时年二十三岁。因其这句“雷语”,苻坚赐苻生一个“厉王”称号。

        公元1071年,即北宋熙宁四年,东明县在试行“免役法”时,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,搞权钱交易,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,可县令贾蕃不仅不受理,还抛出狂言:“尔等刁民,官不贪污,何以养家糊口!?尔等再闹,必然大刑伺候!”
        此等狂言一出,犹如火上浇油,事态迅速升级,群众掉头聚集到开封王安石私宅,直接向宰相申诉。数百农民“私闯”宰相家,在当时绝对称得上“耸人听闻”!王宰相当即表态:“尔等问题,定当妥当处置,务请各自回家!”
        群众散去后,王宰相一边严令东明县迅速、公正解决问题;一边迅速摘下该县令的乌纱,并立案严办。理由是:“口出狂言、不受民诉,引致京师喧哗。”

       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经学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、地理学家、天文历算学家、教育家。康熙皇帝素闻黄宗羲之名,多次召他当官,都被回绝。为表心志,黄宗羲干脆在父亲的墓边自建墓穴,决心以死抗旨。

        不久,康熙果然又召黄宗羲主持纂修明史。钦差鸣锣开道到了黄家,却见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披麻戴孝出来迎接,对钦差道:“家父前日已辞世。”钦差走后,黄宗羲便从墓穴中出来,专心著书立说,一直活到86岁。

发布:61766256
上一条:中国姓氏起源 下一条:几个冷门的有趣历史故事